科研报告

  • EP胶粘剂用聚硫醇/胺类混合固化剂的黄变和结皮机制

    孟珍珍;师力;郑妙生;曾照坤;

    探讨了聚硫醇/伯胺混合固化剂发生黄变和结皮现象的原因,并对结皮过程的反应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硫醇本身不会发生黄变,黄变现象主要是由于活泼的伯胺基易在O2存在下氧化分解为偶氨基和氧化偶氨基所致;结皮部分有明显的酰胺基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惰性气体可有效避免黄变和结皮现象的产生。

    2012年11期 v.21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3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可聚合型高分子乳化剂制备阳离子乳液的研究

    王晨;季永新;

    将两性丙烯酸酯单体与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在一定条件下共聚,制得可聚合型高分子乳化剂;然后将其与丙烯酸酯类单体在酸性条件下进行苯丙乳液聚合,得到阳离子乳液。研究结果表明:当w(乳化剂中两性单体)=11%(相对于单体总质量而言)、预乳液滴加时间为3 h、聚合温度为80℃、保温时间为1.5 h、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AIBA)为乳液聚合的引发剂且w(AIBA)=0.6%(相对于单体总质量而言)时,采用预乳化单体滴加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合成的阳离子乳液,其稳定性良好、单体转化率较高。

    2012年11期 v.21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8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Cu2+吸附用Fe3O4/淀粉接枝聚丙烯酸磁性微球的制备

    杨小玲;张卫红;

    以淀粉为原料、丙烯酸(AA)为接枝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为交联剂、司盘-60/吐温-60为复合乳化剂和环己烷/三氯甲烷为油相,采用反向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淀粉-g-PAA(淀粉接枝聚丙烯酸)水凝胶;然后以自制磁流体对该水凝胶进行功能化改性,并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得磁性淀粉-g-PAA水凝胶微球。结果表明:磁性微球对Cu2+的吸附过程可用Lagergren一级吸附动力学方程进行描述;磁性微球对Cu2+的吸附容量随Cu2+浓度增加而增大,并且其吸附容量在Cu2+浓度为50 mg/L时达到24.98 mg/g;磁性微球对Cu2+的吸附容量随pH增加而增大。

    2012年11期 v.21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0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玉米淀粉胶粘剂的增强及耐水改性研究

    聂亚楠;田孝才;吴凯;汪济奎;

    以淀粉接枝聚醋酸乙烯酯(淀粉-g-PVAc)作为增强组分,环氧树脂(EP)作为耐水改性组分,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粘接强度较高、耐水性较好的玉米淀粉胶粘剂。结果表明:当m(淀粉-g-PVAc)∶m(EP)=2∶1、w(淀粉-g-PVAc/EP)=70%(相对于氧化淀粉乳质量而言)时,改性淀粉胶粘剂的综合性能相对最好,其干态剪切强度和湿态剪切强度分别为4.50、2.51 MPa,黏度为0.875 Pa.s;该改性淀粉胶粘剂在胶合板生产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12年11期 v.21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4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聚酰亚胺/聚全氟乙丙烯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高小君;俞娟;王晓东;黄培;

    采用静置提拉法制备了聚酰亚胺(PI)/聚全氟乙丙烯(F46)复合薄膜,并考察了复合薄膜的热性能、力学性能和表面形貌。研究结果表明:PI与F46能很好结合;与纯PI薄膜相比,PI/F46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有所下降;PI/F46复合薄膜的热膨胀系数为60.01×10-6K-1,其热稳定性明显高于纯F46薄膜。

    2012年11期 v.21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用磺酸型低聚酯二元醇亲水扩链剂制备水性聚氨酯

    张发兴;卫晓利;肖忠良;

    以聚氧化丙烯二醇(PPG)为软段、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硬段和磺酸型低聚酯二元醇(DPSA)为亲水扩链剂,采用自乳化法合成了系列高固含量的稳定WPU(水性聚氨酯)微乳液。研究结果表明:该WPU微乳液的粒子呈椭圆状,其粒径呈多元分布,并且该微乳液具有假塑性流体的特征;随着DPSA含量的不断增加,WPU微乳液的粒径逐渐减小、粒径分布变窄且固含量增大;当w(DPSA)=8%时,WPU微乳液的固含量高达56%,并且其低温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和储存稳定性俱佳。

    2012年11期 v.21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MUF的合成工艺参数与性能指标的关系

    郑云武;朱丽滨;顾继友;黄元波;

    以三聚氰胺作为改性剂,制备MUF(三聚氰胺-尿素-甲醛共聚树脂)胶粘剂;然后以最终n(F)/n(U)比例、缩聚阶段n(F)/n(U1)比例和三聚氰胺加入量为试验因素,采用二次回旋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法探讨了合成工艺参数对MUF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游离甲醛含量、胶接强度和甲醛释放量的回归方程是显著的,也是可拟合的;游离甲醛含量主要受到n(F)/n(U)比例的影响,而胶接强度和甲醛释放量则受到三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并且这些影响既显著又复杂;当n(F)/n(U)=1.3、n(F)/n(U1)=1.9和w(三聚氰胺)=16%时,胶合板的胶接强度达到GB/T 9846—2004标准中I类板的指标要求,甲醛释放量达到GB/T 9846—2004标准中E1级指标要求。

    2012年11期 v.21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信息

  • 信息

    <正>圣泉集团开工20万t酚醛树脂项目日前,圣泉集团举行20万t/a酚醛树脂暨重点技改、扩建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此次开工的5个项目包括20万t/a酚醛树脂项目、1万t/a木糖技改项目、5 000 t/a特种环氧填平补齐项目、2万t/a生物碳深加工项目和2条泡沫陶瓷过滤网

    2012年11期 v.21 9+22+26+3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研制和应用

  • 水解大豆分离蛋白改性UF的合成工艺及性能研究

    孙恩惠;黄红英;常志州;

    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大豆分离蛋白(SPI)的水解酸碱度、水解时间、水解温度及其用量对改性UF(脲醛树脂)胶粘剂性能的影响,并分析确定了合成该改性UF胶粘剂的最优方案。结果表明:当水解底物浓度为12.5%(即SPI/水质量比为1∶7)、碱用量(即固态NaOH/绝干SPI质量比)为1%、水解时间为40 min、水解温度为85℃和水解SPI对尿素的替代率(即绝干SPI水解物/尿素质量比)为15%时,改性UF胶粘剂的性能满足GB/T 14732—2006标准要求;改性UF胶粘剂大多数指标的变异系数<5%,说明该最优方案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FT-IR表征结果表明,SPI与甲醛-尿素共聚体系发生了化学反应。

    2012年11期 v.21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温固化高邻位酚醛树脂胶粘剂制备与性能研究

    曾念;谢建军;丁出;饶小波;肖淼;

    以Ba(OH)2/NaOH为复合催化剂,采用两步加入甲醛法合成了高邻位PF(酚醛树脂)胶粘剂;然后以间苯二酚为改性剂,比较了不同n(甲醛)∶n(苯酚)配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对PF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2.0 h、n(甲醛)∶n(苯酚)=1.7∶1.0,w(NaOH)=2.0%、w(Ba(OH)2)=3.0%和w(间苯二酚)=10.0%(均相对于苯酚质量而言)时,所得产物的性能相对较优;催化剂Ba(OH)2的引入,能有效提高邻位羟甲基含量、降低固化温度和加快固化速率;间苯二酚的引入,可有效加快PF胶粘剂的固化反应。

    2012年11期 v.21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8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间苯二酚对改性低毒脲醛树脂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俞丽珍;龚颖;刘璇;周健;

    以间苯二酚作为改性剂,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最终甲醛/尿素(F/U)配比、酸性阶段pH和间苯二酚加入量对UF(脲醛树脂)胶粘剂的游离甲醛含量和胶接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最终n(F)∶n(U)=1.3∶1、w(间苯二酚)=3%(相对于尿素总质量而言)和酸性阶段pH为5.0时,UF胶粘剂的游离甲醛含量降至0.30%、胶接强度为2.64 MPa且耐水性显著提高。

    2012年11期 v.21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沉淀法合成聚乙烯醇缩丁醛及其应用性能研究

    赵容;张利存;宋倩茜;蒋文伟;

    以聚乙烯醇(PVA)水溶液的浓度、反应体系pH、低温反应时间、升温持续时间和高温反应时间等为试验因素,以雾度和透明度为考核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合成安全玻璃用夹层材料———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的最优方案。结果表明:当PVA水溶液的浓度为10%、体系pH为1.1、低温(10℃)反应时间为4 h、从10℃至65℃的升温持续时间为4 h、高温(65℃)反应时间为4 h和w(丁醛)=70%(相对于PVA质量而言)时,自制安全玻璃片(夹层由该PVB粉末在实验室条件下压制而成)的雾度(0.2%)、透明度(89.2%)和产品缩醛度(75.42%)均满足安全玻璃的指标要求。

    2012年11期 v.21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下载次数:5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专题与综述

  • 第二代丙烯酸酯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何瑞红;胡孝勇;

    概述了第二代丙烯酸酯胶粘剂(SGA)的特点及发展过程,介绍了其组成及反应机制。探讨了其优越性能和不足之处(如臭味大、储存期短、耐水性差、不适合大面积或大间隙粘接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最后针对其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2012年11期 v.21 52-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5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仿贻贝黏附蛋白黏合剂材料研究进展

    宫永宽;史素青;

    总结了仿贻贝黏附蛋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仿生黏合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表面改性、生物医学等相关领域的突出应用。最后提出了仿生黏合剂的研究前景及发展趋势。

    2012年11期 v.21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9K]
    [下载次数:9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专利介绍

  • 专利介绍

    <正>室内装饰装修用植物无毒胶CN102 234 492(2011-11-09)。该胶粘剂(以质量分数计)由变性淀粉胶50%~75%、聚乙烯醇2%~6%、乙二醇0.2%~0.5%、EVA(醋酸乙烯-乙烯共聚物)乳液10%~30%、松香乳液2%~5%、碳酸钙3%~12%、水10%~30%和

    2012年11期 v.21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读者园地

  • 独石化产胶粘剂用SBS专用料的性能及应用

    张林;韩明哲;黄春艳;王朝雨;

    介绍了国内SBS胶粘剂的生产及发展现状。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开发的胶粘剂用SBS专用料进行了理化性能及应用评价,并认为这些牌号的主要性能与市场主流牌号相近,而且具有明显的特点,达到了胶粘剂企业的使用要求。

    2012年11期 v.21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胶粘剂》征稿简则

    <正>《中国胶粘剂》主要报道有关胶粘剂和密封剂领域的科研、生产、应用、发展、市场、产品性能与分析鉴定、粘接技术、管理等文稿,包括专题与综述、论文、成果报告、信息交流和资料介绍等。与作者关于投稿万面的约定(1)来稿

    2012年11期 v.21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