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报告

  • Ⅰ类胶合板用大豆分离蛋白基木材胶粘剂的制备与表征

    范铂;张雷鹏;张冰寒;王肖利;高振华;

    采用A-SPI[酸热处理SPI(大豆分离蛋白)]和交联改性剂[PAE(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对D-SPI(热碱液化SPI)进行复合改性,制备PAE改性SPI基木材胶粘剂。以干态胶接强度、耐水煮胶接强度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制备PAE改性SPI基胶粘剂的优化配方,并揭示了PAE对SPI基胶粘剂耐水性的改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制备PAE改性SPI基胶粘剂的优化配方为m(D-SPI)∶m(A-SPI)=1∶3、w(PAE)=30%(相对于胶粘剂质量而言);由优化配方胶粘剂制备的胶合板,经28 h煮-烘-煮循环处理后,其耐水煮胶接强度(1.25 MPa)满足Ⅰ类胶合板的指标要求。

    2016年02期 v.25 1-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8K]
    [下载次数: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有机硅烷和膨润土对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改性研究

    张齐;吴建宁;张琦;郝宁;刘志勇;

    以聚有机硅烷(PKH-550)、有机膨润土(OMMT)为PVAc(聚醋酸乙烯酯)的改性剂,采用半连续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了PVAc/OMMT/PKH-550复合乳液,并探讨了PKH-550和OMMT对复合乳液的耐热性、耐水性和拉伸强度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性乳胶膜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起始分解温度由238.8℃升至258.9℃),耐水性明显提高,拉伸强度得到显著提高[由(7.6±0.3)MPa升至(24.5±0.3)MPa]。

    2016年02期 v.25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7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球形HMX/F2602复合炸药的制备与表征

    李俊英;冀威;王保民;

    以F_(2602)(氟橡胶)为胶粘剂、HMX(奥克托今)为含能材料,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PBX(聚合物粘接炸药)。利用SEM(扫描电镜)、XRD(X-射线衍射)法和DSC(差示扫描量热)法对PBX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HMX/F_(2602)复合炸药的颗粒呈球形状结构,并且其粒径达到纳米级别;与HMX原料相比,HMX/F_(2602)的热稳定性更好,撞击感度明显降低[H_(50)(特性落高)值由18.20 cm升至35.37 cm]。

    2016年02期 v.25 9-1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2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磺化三聚氰胺-对羟基苯甲酸-甲醛树脂高效减水剂的合成

    徐阳;陈会琴;陈晨;褚娇娇;曾小君;

    以三聚氰胺(M)、对羟基苯甲酸(PHA)和甲醛(F)为原料,亚硫酸氢钠(SB)为磺化剂,采用四步法合成了SMPHAF(磺化三聚氰胺-对羟基苯甲酸-甲醛树脂)高效减水剂。研究结果表明:当n(M)∶n(PHA)∶n(F)∶n(SB)=1∶0.10∶5.6∶1.5、羟甲基化阶段的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1.5 h和p H为8.5,磺化阶段的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3.0 h和p H为12.0,酸性缩聚阶段的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1.0 h和p H为3.5,碱性重整阶段的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1.0 h和p H为8.5时,合成的SMPHAF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当w(SMPHAF)=1.0%(相对于水泥质量而言)时,混凝土体系具有较好的分散性,水泥净浆的初始流动度(245 mm)相对最大。

    2016年02期 v.25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8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应用CFD技术优化进料球阀

    陈璟;邓宁;邱伟华;邓昌建;

    应用Solid Works Flow Simulation软件对直口型、圆口型进料球阀的6个流体项目(0.5、0.75、1.00 kg/s直口型,0.5、0.75、1.00 kg/s圆口型)进行了CFD(计算流体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流体动力学仿真计算,获得了不同状态下的流场压力云图及速率云图;通过流线轨迹可直接观察到阀体内流体的运动状态;基于CFD分析结果,确定了适应实际需要的球阀及其内部的结构设计。

    2016年02期 v.25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3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信息

  • 热烈祝贺《中国胶粘剂》杂志在2015年上海市期刊编校质量检查中荣获“优秀期刊”称号

    <正>为提升上海期刊出版质量、促进上海期刊健康发展,根据《出版管理条例》、《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于2015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对上海正常出版期刊开展了编校质量检查(检查分为初查、复核、反馈和仲裁等阶段)。本次检查期刊总数为604种,检查结果为优秀刊物134种、合格刊物383种和不合格刊物87种。

    2016年02期 v.25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巴斯夫探索全新的木材胶粘剂系统

    <正>应木工行业发展需要,巴斯夫于2016年起将旗下Kaurit、Kauramin和Lupranat三大品牌的木材胶粘剂市场和开发业务合而为一,巴斯夫旗下的所有胶粘剂体系自此将形成单一的供货系统。巴斯夫目前正着手研究木材胶粘剂多种类解决方案,将已经实践验证并与客户存在紧密联

    2016年02期 v.25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0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研制和应用

  • 无溶剂型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贾连昆;罗志;

    以聚醚多元醇(N303)、碳酸钙、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其他助剂为A组分,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聚合MDI)和单官能团异氰酸酯为B组分,制备无溶剂型双组分PU(聚氨酯)胶粘剂。研究结果表明:胶粘剂的反应速率、黏度、拉伸剪切强度和硬度随碳酸钙掺量增加而上升,但随DOP掺量增加而下降;N303掺量越多,胶粘剂的拉伸剪切强度和硬度越大;当固化温度从23℃升至60℃时,凝胶时间由60 min缩短至18 min、初始强度形成时间由240 min缩短至30 min,这对施工工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6年02期 v.25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2K]
    [下载次数:6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改性酚醛环氧树脂及潜伏性固砂剂在油井固砂中的应用

    王凯;陈强;缪广春;曾阳;张秀芹;

    以2-苯基咪唑(2PZ)为芯材、聚苯乙烯(PS)为壁材,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2PZ/PS微胶囊固化剂;然后将其添加到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的PF/EP(酚醛环氧树脂)中,制得单组分潜伏性固砂剂。研究结果表明:2PZ/PS微胶囊中w(2PZ)≈35%;该微胶囊固化剂具有表面光滑、粒径分布较窄等特点;与常规PF/EP相比,当w(KH-550)=8%(相对于PF/EP质量而言)时,制得的固砂剂具有相对更低的固化温度,并且潜伏性能良好(室温储存期>40 d),由其制备的固结岩心之压缩强度(为10.5 MPa)相对最大且耐介质性能优异。

    2016年02期 v.25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加成型Si/Ti杂化树脂胶粘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潘海斌;林欣;张军营;程珏;

    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07硅油)和钛酸四丁酯(TBT)为原料,采用水解缩合法制备出一种无溶剂型Si/Ti(硅/钛)杂化树脂胶粘剂。研究结果表明:该杂化树脂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随TBT掺量增加而增大;随着原料配比中107硅油掺量的增加,该杂化树脂的拉伸强度下降、冲击强度增大;该杂化树脂胶粘剂的剪切强度随TBT掺量增加、固化时间延长或固化温度升高而增大;玻璃基材表面经硅烷偶联剂(KH-560)处理后,相应胶接件的剪切强度相对最大,并且该剪切强度随KH-560掺量增加而增大。

    2016年02期 v.25 30-3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8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氧化石墨烯增强磁性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侯春林;张文辉;于海林;姚俊儒;孙友谊;刘亚青;

    采用原位共沉淀法制备Fe_3O_4/NRL(天然胶乳)磁性复合乳液,然后在预硫化过程中引入增强剂[水溶液剥离的GO(氧化石墨烯)],制备了GO/Fe_3O_4/NR(天然橡胶)磁性弹性体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当w(GO)=0.5%(相对于NR质量而言)时,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GO掺量越多,该复合材料的耐溶剂性、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交联密度越大,但磁性能略有下降;当w(GO)=3%时,该GO/Fe_3O_4/NR磁性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14.27 MPa)和拉伸强度(11.13 MPa)分别比Fe_3O_4/NR磁性弹性体复合材料提高了231.1%和62.2%、溶胀系数相对最小(达56%)且饱和磁化强度达到27.35 A·m~2/kg。此外,Fe_3O_4、GO在基体中分散良好。

    2016年02期 v.25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0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白炭黑/炭黑配比对天然橡胶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张焕;张志毅;赵贵哲;刘亚青;

    以硅烷偶联剂作为白炭黑(SiO_2)的表面改性剂,以改性SiO_2/炭黑作为天然橡胶(NR)的混合填料,采用半有效硫化体系制备了NR基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当m(SiO_2)∶m(炭黑)=20∶40时,硫化胶中混合填料分散均匀,并且硫化胶的撕裂强度(62 k N/m)相对最高、交联密度相对最大且佩恩效应相对较弱。

    2016年02期 v.25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6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淀粉胶粘剂用增黏抗潮剂的制备

    曹佳乐;蔡建泉;柯金炼;吴宗华;

    以植物多酚为淀粉接枝共聚物乳液的改性剂,制备了新型低成本的增黏抗潮剂,并探究了其对淀粉胶粘剂的增强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w(植物多酚)=30%(相对于单体总质量而言)时,淀粉胶粘剂的剥离强度(0.469 k N/m)相对最大;当w(增黏抗潮剂D3)=0.50%(相对于胶粘剂乳液质量而言)时,淀粉胶粘剂可达到商品胶的粘接效果,并且其抗潮性比商品胶提高了15%;以高岭土为填料,其对淀粉的替代量最高可达25%,从而明显降低了淀粉胶粘剂的成本。

    2016年02期 v.25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2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专题与综述

  • 单宁改性酚醛树脂胶粘剂研究进展

    覃族;吴志平;陈茜文;

    在介绍可再生的绿色环保型生物质原料单宁的基础上,综述了黑荆树栲胶、落叶松栲胶以及马占相思栲胶等富含缩合单宁的生物质原料改性PF(酚醛树脂)胶粘剂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单宁改性PF胶粘剂存在胶液黏度过大、单宁/甲醛的反应活性过高和胶液适用期过短等缺点。最后对单宁改性PF胶粘剂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利用单宁与改性木质素、玉米淀粉和生物油等生物质原料复配改性PF胶粘剂将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2016年02期 v.25 47-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下载次数:9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可转换黏合剂的研究进展

    章园园;

    介绍了可转换黏合剂的定义和特性,综述了温度响应[利用热膨胀发泡剂、可结晶组分、液晶材料和NIPAM(N-异丙基丙烯酰胺)等]、光[如红外光、紫外光(UV)和可见光等]响应、溶剂(如水、离子溶液和非离子溶液等)响应以及多重响应可转换黏合剂的不同特性和研究进展。最后对可转换黏合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2016年02期 v.25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1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读者园地

  • 超薄双面胶带在智能手机中的应用与挑战

    邓湘华;李连春;

    <正>介绍了超薄双面胶带的结构、性能特点以及在智能手机中的应用,详细分析了智能手机超薄化给超薄双面胶带带来的各种巨大挑战。0前言双面胶带是由离型膜和两面具有压敏黏性的胶层组成的,也是电子产品中常用的粘接材料。常见的双面胶带结构如图1、图2所示。由图1可知:离型膜A、离型膜B之间夹着一层

    2016年02期 v.25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1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专利介绍

  • 专利介绍

    <正>木制品用高性能无醛胶粘剂CN104 312 443(2015-01-28)。该胶粘剂(以质量分数计)由水玻璃60%~80%、盐酸多巴胺10%、硫酸铜1%~2%、缓冲液50%~150%、可再分散性乳胶粉5%~10%、磷酸硅铝10%~20%和焦宝石粉15%等组成,制备过程包括水玻璃-缓冲液体系中聚多巴胺的原位生成、乳胶粉添加改性以及复合胶粘剂制

    2016年02期 v.25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0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