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综述

  • 高性能压敏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邢文旭;刘彩召;张绪刚;孙明明;张斌;

    压敏胶粘剂作为一种重要功能粘接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和包装等领域。本文系统总结了不同种类压敏胶的研究进展,涵盖了丙烯酸酯、有机硅、天然橡胶、热熔型及聚氨酯类压敏胶的结构特性、性能改进和改性方法,分析了其分子结构与黏附性能之间的关系。同时,探讨了新型改性技术在压敏胶性能提升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压敏胶的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关注可持续性、智能化及多功能化研究方向,希望对高性能压敏胶粘剂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2025年06期 v.34 1-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仿生智能黏附界面的研究现状

    周建伟;姚燕生;阚宏林;

    智能黏附界面,尤其是按需切换黏附力的界面,在可穿戴设备、机器人和生物检测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聚焦于三种代表性仿生对象——壁虎、树蛙和章鱼,利用JKR模型、毛细管湿黏附模型和吸力负压模型分别解释三者黏附机制,并系统剖析了仿生可切换黏附领域(如攀爬机器人、软夹具和可穿戴设备等)的多种仿生智能黏附界面以及研究现状。最后对仿生智能黏附界面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2025年06期 v.34 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研究报告

  • 片银/球银复配对导电胶性能的影响

    桑广艺;蒋超;龚文圣;来立锋;陶小乐;何永富;

    采用环氧树脂、环氧稀释剂、固化剂、固化促进剂、偶联剂、导电助剂以及3倍前述质量的银粉(不同片银/球银比例),制备了导电胶(ECA),并从流变性能、热物理性能、导电性能、导热性能、形貌以及粘接强度几个方面研究了微米片银/微米球银复配对ECA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黏度和触变指数受球银的占比影响很大,球银占比越高,黏度越小,触变指数越小。片银对提高ECA触变性有明显影响,而球银能有效降低黏度。(2)随着球银比例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发生轻微变化,对T_g前的热膨胀系数(CTE-1)影响不大,对T_g后的热膨胀系数(CTE-2)则有明显的降低作用。(3)在银粉总含量不变的情况下,球银对体积电阻率的降低不利,但能明显提升ECA的热导率。(4)添加的银粉整体呈现出均匀分布的特征,且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无序性。随着球银含量的增加,其在片银平面方向的填充密度由疏松逐渐趋于致密,同时片银被球银遮蔽的程度也相应提高。随着球银比例的进一步增加,大量的球银填充于片银平面垂直方向的间隙中,有利于构建各向同性的高效导热网络。(5)球银相对片银具有更紧密的堆积效果,机械补强效果随着球银含量的提升而得到体现,并且在球银含量达到1/3时,出现最佳粘接强度。

    2025年06期 v.34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导电助剂与稀释剂类型对LED固晶胶性能的影响

    蒋超;桑广艺;宋琦;李龙发;龚文圣;陈丹;陶小乐;何丹薇;

    LED固晶胶的导电、导热以及耐热可靠性对于大功率LED的发光性能与长期可靠性至关重要。本文采用环氧树脂、稀释剂、固化剂、固化促进剂、偶联剂、导电助剂和银粉等制备了LED固晶胶,然后通过改变导电助剂、稀释剂的种类,制备了不同的样品(E0~E4、R1~R5)。考察了导电助剂种类对LED固晶胶黏度、体积电阻率及导热性能的影响,并探究了稀释剂种类对LED固晶胶的常温及高温芯片推力、芯片-镀银框架残胶率及耐湿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导电助剂的加入,能够显著降低固晶胶的黏度。当导电助剂为己二酸(二元羧酸),固晶胶体积电阻率显著降低,热导率明显提升;当导电助剂中同时包含羧基和羟基时,体积电阻率反而增加,热导率降低。(2)分子刚性强(R4)、交联密度高(R5)的稀释剂,高温推力和残胶率表现不佳;单官刚性较强的苯基稀释剂(R1),在常温/高温芯片推力及残胶率间取得优异的平衡性能;柔性较好的脂肪族二缩水甘油醚稀释剂(R2、R3),综合性能介于两者之间。(3)高温蒸煮湿热老化试验表明,稀释剂中疏水性较好的苯基基团有助于改善固晶胶的耐湿热性能。

    2025年06期 v.34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布敦岩复合改性沥青灌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王园明;赵苏;

    本研究将布敦岩沥青与其他改性剂复合,制备了一种复合改性沥青灌缝胶。其中选用布敦岩沥青(BRA)、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聚合物、橡胶粉、增容剂、增塑剂和增黏剂对基质沥青进行复合改性,采用6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以路面灌缝胶的常规性能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探究了各因素对灌缝胶性能的影响程度,研究布敦岩复合改性沥青灌缝胶的最佳配合比。通过布氏旋转黏度试验确定了灌缝胶的最佳施工温度,采用室内试验模拟评价了灌缝胶的储存老化性能,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灌缝胶与骨料界面的粘接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正交试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可知,布敦岩沥青和SBS对路面灌缝胶的常规性能均具有显著影响,布敦岩复合改性沥青灌缝胶满足路面灌缝胶技术指标要求(JT/T 740—2015)中高温型灌缝胶的要求。布敦岩沥青和SBS聚合物对于复合改性沥青灌缝胶的性能影响相比其他因素较大,布敦岩复合改性沥青灌缝胶的最佳配比(质量分数比)为,m(基质沥青)∶m(布敦岩沥青)∶m(SBS)∶m(废胶粉)∶m(增容剂)∶m(增塑剂)∶m(增黏剂)=100∶16∶8∶20∶10∶2∶2。布敦岩复合改性沥青灌缝胶的最佳施工温度为195.5℃,现场储存时间不应超过12 h。通过扫描电镜设备发现,布敦岩复合改性沥青灌缝胶与骨料界面的粘接性良好。

    2025年06期 v.34 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工艺与应用

  • 加固用定向碳纤维板拉伸性能标准解析与测试方法探究

    安绍都;马亚楠;张铭轩;姚淑芳;闫雨婷;闫新宇;曾兵;

    由环氧树脂浸润硬化形成的加固用定向碳纤维板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的一种关键材料,其拉伸性能对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比较和分析了国内外碳纤维板材相关标准的拉伸性能检测方法和技术指标,考察了对碳纤维板拉伸性能测试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初步探索了不同厂家、不同厚度的碳纤维板拉伸性能检测数据,对有关碳纤维板的拉伸性能测试方法的检测技术进行了评价。

    2025年06期 v.34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硅烷改性聚硫代醚密封剂的制备和影响研究

    彭峪清;郭青钊;吴松华;

    通过使用异氰酸酯基硅烷偶联剂(KH-901)对液体聚硫代醚橡胶进行封端反应,得到了一种硅烷封端的聚硫代醚橡胶(SPSR)结构,并制备了对应的单组分湿固化聚硫代醚密封剂材料。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手段分析了封端反应的效果,并对比了不同种类的交联剂、不同种类的催化剂对单组分湿固化聚硫代醚密封剂固化行为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填料体系对单组分湿固化聚硫代醚密封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结构表征表明封端反应进行完全,成功制备了目标产物。(2)(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可以使得密封剂在较快的速度下完成固化,且其力学性能也较强,都可以作为单组分湿固化聚硫代醚密封剂的交联剂使用。综合考虑,最终选用了固化表现最好的(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密封剂的交联剂。(3)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增加,单组分湿固化密封剂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w(交联剂)=5%时,密封胶的力学性能相对最佳。(4)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作为单组分湿固化密封剂的催化剂,催化效率较为适中且稳定。(5)纳米碳酸钙作为填料的加入可以补强单组分湿固化密封剂,提升其力学性能。但若填料添加量过多,反而会导致力学性能下降。随着纳米碳酸钙的含量增加,密封剂的黏度也在逐渐增大,流淌性下降,说明纳米碳酸钙的加入对密封剂的施工效果存在影响。

    2025年06期 v.34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机房施工用改性酚醛树脂胶粘剂制备及应用性能研究

    黄思圣;

    机房作为电子设备密集的场所,对温度和湿度的控制要求极高。为应对机房复杂多变的施工环境,需要采用具有良好耐热性与耐老化性的胶粘剂材料。一般的酚醛树脂胶粘剂很难在高温、高湿等恶劣环境下保持稳定的粘接性能,对此,研究机房施工用改性酚醛树脂胶粘剂的制备及应用性能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聚醚多元醇、环氧树脂及二羟甲基丙酸等材料,制备出PU/PA纳米粒子作为改性剂。随后,利用苯酚与丁酮等原料合成了基础酚醛树脂,并分别向其中掺入了10%、15%、20%及25%比例的PU/PA纳米粒子,制成了4种不同改性剂添加量的酚醛树脂胶粘剂。为全面评估这些胶粘剂的应用性能,采用了多样化的测试方法进行了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热稳定性、抗折性、抗压性、抗剪性、抗冲击性、耐磨损性、抗侵蚀性及施工性能测试中,纳米粒子浓度与性能呈现“先升后降”的非线性关系。20%浓度为性能拐点,超过该浓度后,因粒子团聚导致性能衰减;低于该浓度时,因粒子不足无法形成有效增强网络。20%浓度的试样中,均匀分散的纳米粒子可形成三维网络结构,显著提升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及耐磨损性。因此添加20%的PU/PA纳米粒子改性酚醛树脂胶粘剂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能,有利于提升机房设施的整体质量和耐久性。

    2025年06期 v.34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材料科学

  • 不同助剂对环氧树脂与聚酰胺树脂固化体系的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盘茂东;朱璐;冯星朗;

    本文研究了4种不同助剂(酚醛胺固化剂T-31、固化促进剂DMP-30、硅烷偶联剂KH-560及钛酸酯偶联剂NDZ-201)添加量对环氧树脂与聚酰胺树脂固化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固化物力学性能的变化来分析助剂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加入T-31的固化体系的压缩强度持续增大,弯曲强度持续增大,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T-31的质量分数为2.53%时达峰值),剪切强度出现下降,而材料的硬度未发生显著变化。加入DMP-30的固化体系的压缩强度逐渐减小,弯曲强度逐渐增大,拉伸强度在1.25%时最大,剪切强度出现下降,而材料的硬度在1.25%时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加入KH-560的固化体系的压缩强度、拉伸强度随含量增加逐渐减小,弯曲强度在2.53%时最小,剪切强度出现下降,而材料的硬度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加入NDZ-201的固化体系的压缩强度、弯曲强度随助剂含量增大而减小,拉伸强度在2.53%时最小,剪切强度出现下降,而材料的硬度未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助剂的最佳用量需根据其功能定位、性能目标及特定树脂固化体系综合确定。

    2025年06期 v.34 57-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四甲基联苯二酚缩水甘油醚的研制

    熊高虎;张亮;瞿鹏;刘伊武;

    四甲基联苯二酚缩水甘油醚(TMDE)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耐热性能优异,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电子封装材料以及非线性光学材料等领域。但是国内TMDE的生产技术尚不完善,产品主要以进口为主。本文介绍了一种四甲基联苯二酚(TMBP)和TMDE的制备方法,并分别给出制备TMBP的最佳反应条件和由TMBP制备TMDE的最佳反应条件。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结构表征等方法可证明,成功合成了TMBP和TMDE。(2)当氧气流速为4.48 L/h(2,6-二甲基苯酚与通入氧气总质量比值为12∶1)、反应温度为80℃时,TMBP的收率最高为93.8%。(3)当反应配比m(环氧氯丙烷)∶m(TMBP)=2.82∶1、反应温度为62℃、反应压力为20 kPa时,TMDE产品的指标和消耗最优。

    2025年06期 v.34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9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胶粘剂》征稿简则

    <正>《中国胶粘剂》主要报道有关胶粘剂和密封剂领域的科研、生产、应用、发展、市场、产品性能与分析鉴定、粘接技术、管理等文稿,包括专题与综述、论文、成果报告、信息交流和资料介绍等。与作者关于投稿方面的约定(1)来稿必须具有创新性、实用性、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和可读性。(2)论文必须附不涉及泄密项目、无一稿多投和基金项目(包括基金编号)的单位公章证明。(3)首稿投递需缴纳50元审稿费(银行转账至“账号02000037 0920 0066 059,工行北京广渠路支行,中国胶粘剂和胶粘带工业协会”),录用后与相关费用一同缴纳,未录用不收取。

    2025年06期 v.34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