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淑慧;梁国正;崔红;张炜;王斌;
选择纳米 SiO_2 作为增强材料改性环氧树脂基体, 以物理分散法将纳米 SiO_2 分散在环氧树脂中。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热稳定性能测试, 研究了不同含量的纳米 SiO_2 对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的热性能、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的影响; 通过 NOL环测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分析, 研究了不同含量的纳米 SiO_2 对国产芳纶纤维/改性环氧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和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基体树脂中当 w( 纳米SiO_2)=3%时, 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 28.8%和 22.6%, 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ILSS) 达到最大值, 比未改性胶粘剂提高约 56.8%。
2008年06期 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4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林韡;于朝生;
研究了以石墨、环氧树脂、三乙醇胺及其它添加剂组成的导电胶体系。分别以鳞片石墨、还原石墨、鳞片石墨/铝粉作导电介质制备石墨导电胶。通过多种分析手段对三种石墨导电胶的导电性能、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等进行了考察三种石墨导电胶的性能参数为:当w(石墨)=35份时,鳞片石墨导电胶鳞片石墨/铝粉导电胶和还原石墨导电胶的体积电阻率分别为0.05690.48830.2794Ω·cm,剪切强度分别为6.211.19.3MPa,热失重速率分别为-8.7-4.7-7%/min[当w(石墨)=30份、升温速率为8℃/min时]。石墨导电胶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2008年06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4K] [下载次数:15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佘文骊;
以聚醚多元醇(GE21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α,α-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原料合成了基础聚氨酯(PU)预聚体,然后以1,4-丁二醇进一步扩链制得了水性聚氨酯(WPU)乳液,最后以偶联剂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PU分子进行封端,得到了稳定的改性PU乳液。通过对偶联剂的用量和封端条件等研究,确定了适合硅烷改性WPU的方式。实验结果表明,当w(硅烷偶联剂)=4%~5%时(占树脂的质量分数),硅烷偶联剂封端改性WPU乳液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其胶膜的力学性能和耐水耐溶剂性能均相当优异。
2008年06期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9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王云芳;郭增昌;王汝敏;
以α,ω-双(γ-羟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BHPDMS)和聚氧四甲基二醇(PHMO)混合大二醇作为软链段,以1,4-丁二醇(BDO)为扩链剂,采用两步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大二醇基芳香聚氨酯(PU)弹性体,其中w(硬链段)=40%。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混合大二醇中BHPDMS与PHMO的质量比对该PU弹性体的结构形态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混合大二醇中w(PHMO)=40%-60%时,所得PU弹性体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表面疏水性。
2008年06期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谢瑜;张昌辉;赵霞;
采用化学还原法,以硝酸银(AgNO3)、过氧化氢(H2O2)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为原料制备了纳米银粉无机抗菌剂,然后将其加入到聚丙烯酸酯粘合剂体系中制备纳米银粉抗菌整理液,并通过抑菌圈法对其抗菌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银粉抗菌剂较佳的反应条件为w(AgNO3溶液)=5%,活化时间为12h,w(H2O2溶液)=6%,w(PVP溶液)=5%,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3h;当抗菌整理液中银粉浓度为0.5g/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3.1mm,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3.7mm。将抗菌试验后的试样放置6个月后,抑菌环仍然清晰未受细菌感染;该纳米银粉无机抗菌剂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和抗菌持久性。
2008年06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8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周建斌;张合玲;邓丛静;张齐生;
采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棉秆焦油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确定了62种化合物,其中酚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为25.755%。用棉秆焦油部分替代苯酚合成酚醛树脂(PF)胶粘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棉秆焦油替代量对所合成的PF胶粘剂的粘度和胶合强度等性能影响较大;当m(棉秆焦油)=25g(即苯酚替代量达到19.2%)时,所制得的PF胶粘剂的粘度适中、w(游离甲醛)<0.5%,具有较高的胶合强度,并且胶合强度达到GB/T9846-2004标准中对Ⅰ类胶合板的要求。由于棉秆焦油的加入降低了PF胶粘剂的成本,因此,该PF胶粘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08年06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宋世红;穆中国;
针对目前环氧树脂/固化剂体系微波固化的研究现状,通过预凝胶处理和间歇固化相结合的方法,初步研究了环氧树脂/DMP30[2,4,6-三(二甲胺基甲基)酚]体系的微波固化条件,利用红外光谱研究了微波固化过程,并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和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热固化相比,微波固化可以明显缩短固化时间、降低能耗;微波固化产物和热固化产物具有相同的产物结构;微波固化产物具有更高的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热固化产物的冲击强度略高一些。
2008年06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陈炳强;陈炳耀;张意田;张发爱;
以SBS弹性体为基料,以增粘树脂为改性剂,配以合适的混合溶剂制备出一种环保型SBS万能胶。研究了不同类型的SBS弹性体、增粘树脂和环保型溶剂的选择与配比对SBS万能胶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万能胶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当w(SBS弹性体)=13份[其中m(YH-796)∶m(YH-801)=6∶7]、w(萜烯树脂)=10份、w(C9石油树脂)=6.7份、w(脂松香)=6.7份、w(264防老剂)=1份、w(乙酸乙酯)=9.6份、w(乙酸丁酯)=1份、w(环保溶剂油)=52份时,所得万能胶的剪切强度为1.6MPa、开放时间为60min、25℃时粘度为350mPa·s且抗冻性能合格,该万能胶完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008年06期 31-3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5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旭;谢顶杉;钟本和;吴佳;
介绍了一种新型环氧改性醇溶性丙烯酸酯干式复膜胶的制备方法和性能。首先以环氧树脂E-44和丙烯酸(AA)为原料,合成了一种丙烯酸环氧单酯(EA);再以乙醇为溶剂,采用半连续加料法合成了醋酸乙烯酯(VAc)、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和EA四元共聚物。该复膜胶合成的适宜条件为:m(VAc)∶m(BA)∶m(2-EHA)∶m(EA)=40∶25∶20∶15,w(引发剂)=1.0%,反应温度为73℃,反应时间为7h。实验结果表明,该复膜胶可用于制备塑料复合薄膜,具有环保、无毒、剥离强度高和快速固化等特点,适用于快速干式复合薄膜的生产线。
2008年06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付亚;傅和青;黄洪;瞿金清;陈焕钦;
采用丙酮法,并以聚醚二元醇(N220)、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0)、1,4-丁二醇(BDO)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等为原料,制备了聚氨酯(PU)预聚体;然后以丙烯酸酯为改性剂合成出水性聚氨酯(WPU)乳液。实验结果表明,当w(丙烯酸酯单体)=25%、w(DMPA)=3.8%时,可得到高性能的改性WPU乳液;由该乳液制得的胶粘剂可以满足汽车内饰材料的粘接要求。
2008年06期 37-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K] [下载次数:5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