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报告

  • 纳米SiO_2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的研究

    张淑慧;梁国正;崔红;张炜;王斌;

    选择纳米 SiO_2 作为增强材料改性环氧树脂基体, 以物理分散法将纳米 SiO_2 分散在环氧树脂中。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热稳定性能测试, 研究了不同含量的纳米 SiO_2 对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的热性能、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的影响; 通过 NOL环测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分析, 研究了不同含量的纳米 SiO_2 对国产芳纶纤维/改性环氧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和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基体树脂中当 w( 纳米SiO_2)=3%时, 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 28.8%和 22.6%, 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ILSS) 达到最大值, 比未改性胶粘剂提高约 56.8%。

    2008年06期 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4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石墨/环氧树脂导电胶的研究

    林韡;于朝生;

    研究了以石墨、环氧树脂、三乙醇胺及其它添加剂组成的导电胶体系。分别以鳞片石墨、还原石墨、鳞片石墨/铝粉作导电介质制备石墨导电胶。通过多种分析手段对三种石墨导电胶的导电性能、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等进行了考察三种石墨导电胶的性能参数为:当w(石墨)=35份时,鳞片石墨导电胶鳞片石墨/铝粉导电胶和还原石墨导电胶的体积电阻率分别为0.05690.48830.2794Ω·cm,剪切强度分别为6.211.19.3MPa,热失重速率分别为-8.7-4.7-7%/min[当w(石墨)=30份、升温速率为8℃/min时]。石墨导电胶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2008年06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4K]
    [下载次数:15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硅烷偶联剂封端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

    佘文骊;

    以聚醚多元醇(GE21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α,α-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原料合成了基础聚氨酯(PU)预聚体,然后以1,4-丁二醇进一步扩链制得了水性聚氨酯(WPU)乳液,最后以偶联剂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PU分子进行封端,得到了稳定的改性PU乳液。通过对偶联剂的用量和封端条件等研究,确定了适合硅烷改性WPU的方式。实验结果表明,当w(硅烷偶联剂)=4%~5%时(占树脂的质量分数),硅烷偶联剂封端改性WPU乳液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其胶膜的力学性能和耐水耐溶剂性能均相当优异。

    2008年06期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9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大二醇软链段混合比对聚氨酯弹性体的性能影响

    王云芳;郭增昌;王汝敏;

    以α,ω-双(γ-羟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BHPDMS)和聚氧四甲基二醇(PHMO)混合大二醇作为软链段,以1,4-丁二醇(BDO)为扩链剂,采用两步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大二醇基芳香聚氨酯(PU)弹性体,其中w(硬链段)=40%。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混合大二醇中BHPDMS与PHMO的质量比对该PU弹性体的结构形态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混合大二醇中w(PHMO)=40%-60%时,所得PU弹性体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表面疏水性。

    2008年06期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信息

  • 瓷砖和地砖的彩色填缝剂

    王沛喜;

    <正>汕头经济特区龙湖科技有限公司与西南科技大学,以美国洛克伍德公司的Nanothix!B1490粉状憎水型触变润滑剂及德国瓦克公司的可再分散胶粉等为原料,

    2008年06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建筑锚固植筋用环氧树脂胶

    王沛喜;

    <正>河北工业大学选用E-44型、E-42型等环氧树脂,并以乙二胺为固化剂、丙酮为稀释剂,研制出一种建筑工程专用(钢筋与螺栓锚固用)的结构胶。

    2008年06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建材用聚氨酯界面粘接胶浆

    王沛喜;

    <正>江苏工业学院与常州合成化工总厂介绍了一种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PU)界面粘接胶浆(PUA-II),可用于PU和EPS等轻质高分子建筑泡沫材料的粘接。

    2008年06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塑料用新型水性聚氨酯胶粘剂

    王沛喜;

    <正>日本第一制药公司开发出一种用于塑料粘接用的新型水性聚氨酯(PU)胶粘剂——超软型210。该胶为PU水分散体,可形成透明的薄膜,

    2008年06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建筑节能与保温催生聚氨酯(PU)行业新市场

    姚颖;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保要求的日趋严格,PU产品的优越性也日益凸现。防水保温的PU新型建筑材料、超细纤维、超真皮革和PU仿木材料等产品的发展,反映了我国正在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

    2008年06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摆脱甲醛污染的高科技产品——生物清醛酶

    宋良;

    <正>山东诸城市良丰化学有限公司环境科学技术研究所采用氨基酸解大豆蛋白,并添加一种从纯天然植物中提取的活性酶,成功制备出生物清醛酶(又名氨基酸解大豆蛋白)新产品。

    2008年06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研制和应用

  • 纳米银粉抗菌剂的合成及其应用性能评价

    谢瑜;张昌辉;赵霞;

    采用化学还原法,以硝酸银(AgNO3)、过氧化氢(H2O2)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为原料制备了纳米银粉无机抗菌剂,然后将其加入到聚丙烯酸酯粘合剂体系中制备纳米银粉抗菌整理液,并通过抑菌圈法对其抗菌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银粉抗菌剂较佳的反应条件为w(AgNO3溶液)=5%,活化时间为12h,w(H2O2溶液)=6%,w(PVP溶液)=5%,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3h;当抗菌整理液中银粉浓度为0.5g/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3.1mm,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3.7mm。将抗菌试验后的试样放置6个月后,抑菌环仍然清晰未受细菌感染;该纳米银粉无机抗菌剂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和抗菌持久性。

    2008年06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8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棉秆焦油替代苯酚合成酚醛树脂胶粘剂的研究

    周建斌;张合玲;邓丛静;张齐生;

    采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棉秆焦油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确定了62种化合物,其中酚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为25.755%。用棉秆焦油部分替代苯酚合成酚醛树脂(PF)胶粘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棉秆焦油替代量对所合成的PF胶粘剂的粘度和胶合强度等性能影响较大;当m(棉秆焦油)=25g(即苯酚替代量达到19.2%)时,所制得的PF胶粘剂的粘度适中、w(游离甲醛)<0.5%,具有较高的胶合强度,并且胶合强度达到GB/T9846-2004标准中对Ⅰ类胶合板的要求。由于棉秆焦油的加入降低了PF胶粘剂的成本,因此,该PF胶粘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08年06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环氧树脂/DMP30体系的微波固化及性能研究

    宋世红;穆中国;

    针对目前环氧树脂/固化剂体系微波固化的研究现状,通过预凝胶处理和间歇固化相结合的方法,初步研究了环氧树脂/DMP30[2,4,6-三(二甲胺基甲基)酚]体系的微波固化条件,利用红外光谱研究了微波固化过程,并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和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热固化相比,微波固化可以明显缩短固化时间、降低能耗;微波固化产物和热固化产物具有相同的产物结构;微波固化产物具有更高的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热固化产物的冲击强度略高一些。

    2008年06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环保型SBS万能胶的研制

    陈炳强;陈炳耀;张意田;张发爱;

    以SBS弹性体为基料,以增粘树脂为改性剂,配以合适的混合溶剂制备出一种环保型SBS万能胶。研究了不同类型的SBS弹性体、增粘树脂和环保型溶剂的选择与配比对SBS万能胶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万能胶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当w(SBS弹性体)=13份[其中m(YH-796)∶m(YH-801)=6∶7]、w(萜烯树脂)=10份、w(C9石油树脂)=6.7份、w(脂松香)=6.7份、w(264防老剂)=1份、w(乙酸乙酯)=9.6份、w(乙酸丁酯)=1份、w(环保溶剂油)=52份时,所得万能胶的剪切强度为1.6MPa、开放时间为60min、25℃时粘度为350mPa·s且抗冻性能合格,该万能胶完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008年06期 31-3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5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环氧改性醇溶性丙烯酸酯干式复膜胶的研制

    刘旭;谢顶杉;钟本和;吴佳;

    介绍了一种新型环氧改性醇溶性丙烯酸酯干式复膜胶的制备方法和性能。首先以环氧树脂E-44和丙烯酸(AA)为原料,合成了一种丙烯酸环氧单酯(EA);再以乙醇为溶剂,采用半连续加料法合成了醋酸乙烯酯(VAc)、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和EA四元共聚物。该复膜胶合成的适宜条件为:m(VAc)∶m(BA)∶m(2-EHA)∶m(EA)=40∶25∶20∶15,w(引发剂)=1.0%,反应温度为73℃,反应时间为7h。实验结果表明,该复膜胶可用于制备塑料复合薄膜,具有环保、无毒、剥离强度高和快速固化等特点,适用于快速干式复合薄膜的生产线。

    2008年06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改性水性聚氨酯汽车内饰胶的合成

    李付亚;傅和青;黄洪;瞿金清;陈焕钦;

    采用丙酮法,并以聚醚二元醇(N220)、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0)、1,4-丁二醇(BDO)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等为原料,制备了聚氨酯(PU)预聚体;然后以丙烯酸酯为改性剂合成出水性聚氨酯(WPU)乳液。实验结果表明,当w(丙烯酸酯单体)=25%、w(DMPA)=3.8%时,可得到高性能的改性WPU乳液;由该乳液制得的胶粘剂可以满足汽车内饰材料的粘接要求。

    2008年06期 37-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K]
    [下载次数:5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专题与综述

  • 软包装用无溶剂型聚氨酯复膜胶的发展概况

    田立云;沈峰;

    综述了国内外软包装用无溶剂型聚氨酯(PU)复膜胶的发展概况,并针对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随着人们对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绿色环保的无溶剂型复膜胶必将在复合软包装行业中得到迅速而广泛的应用。

    2008年06期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5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复合薄膜用聚氨酯复膜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刘杰;张然;杨建军;张建安;吴庆云;吴明元;

    综述了复合薄膜用聚氨酯(PU)复膜胶的特性和种类,概述了近年来PU复膜胶的研究和应用进展,重点介绍了几类主要的PU复膜胶及其发展动态,结合实际对PU复膜胶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2008年06期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5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风机叶片真空吸塑成型(VRAM)工艺的研究

    齐大伟;宁荣昌;凌辉;

    简要介绍了一种新型风机叶片成型工艺——真空吸塑成型(VRAM)工艺,并对适用于该工艺的树脂体系和复合材料进行了综述。

    2008年06期 50-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5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巯基/烯紫外光聚合反应体系的研究及其应用

    郭银明;张教强;杨永峰;唐晓春;陈少杰;

    简要介绍了巯基/烯光聚合反应的机理,对该体系可降低氧阻聚作用和延迟凝胶的机理进行了讨论,介绍了巯基/烯体系在材料方面的应用,最后对该体系的研发趋势作了展望。

    2008年06期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8K]
    [下载次数:7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反气相色谱法研究聚合物物理化学参数的原理及现状

    张启路;马晓燕;屈小红;寇开昌;

    反气相色谱(IGC)法作为一种快速、精确和灵敏的方法,近年来在聚合物科学和工程中得到良好应用。介绍了IGC法用于表征聚合物的表面能色散分量、表面酸碱性、结晶度、特征转变温度、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及小分子在其表面的扩散系数等理化参数的原理、方法及应用,并指出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2008年06期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专利介绍

  • 专利介绍

    <正>单组分环氧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CN101139510(2008-03-12)。该胶所用原料含有潜伏性固化剂和环氧树脂,其中潜伏性固化剂为二苯基双胍,用量为12%~25%。其制备方法是按比例称取原料,然后在30~50℃条件下将原料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即可。

    2008年06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胶粘剂》征稿简则

    <正>1. 本刊登载有关胶粘剂和密封剂的科研、生产、应用、发展、市场、产品性能与分析鉴定、粘接技术、管理等文稿, 包括专论与综述、论文、成果报告、信息交流、资料介绍等等。2.来稿应论点明确, 数据可靠, 文字图表精练, 字迹清楚, 使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2008年06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