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瑜骁;王标兵;陶宇;
以PMF(聚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壁材、TMPMP[三羟甲基丙烷三(3-巯基丙酸酯)]为芯材,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微胶囊固化剂。探讨了乳化剂类型及掺量、芯壳比[即m(囊芯)∶m(囊壁)]、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p H等对合成微胶囊的粒径和稳定性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m(EP)∶m(微胶囊固化剂)∶m[固化促进剂(DMP-30)]=100∶120∶1、芯壳比为2∶1、反应时间为60 min、反应温度为60℃、p H为3和搅拌速率为400 r/min时,微胶囊的粒径为50~125μm,并且具有很好的封闭性和耐热性,能在0℃以上达到较好的固化效果。
2016年08期 v.25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5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魏帅;胡亮晴;陈文;张凯;
以聚醚多元醇(N-220)和环氧树脂(EP)为原料,合成了一种非离子型水性乳化剂(EP-N-220);然后将其与阴离子型乳化剂CO-436(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铵)进行复配,采用细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水性EP-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研究结果表明:以三氟化硼乙醚为催化剂,当n(羟基)∶n(环氧基)=1.00∶1.00、反应温度为100℃和反应时间为6 h时,EP-N-220对EP-丙烯酸酯单体具有很好的乳化能力;当m(EP-N-220)∶m(CO-436)=4∶6、w(复合乳化剂)=2.5%(相对于总单体质量而言)、乳化温度为70℃和m(EP)∶m(混合单体)=15∶85时,水性EP-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储存稳定性超过180 d,并且相应的热固化涂膜之附着力为1级、硬度为3H、柔韧性为1 mm且耐水性较佳。
2016年08期 v.25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许雨晴;胡孝勇;柯勇;林志远;何明俊;黎鹏;左华江;
在H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表面接枝纳米SiO_2(二氧化硅),然后再与HEA(丙烯酸羟乙酯)进行反应,制备了PUA(聚氨酯丙烯酸酯)/纳米SiO_2预聚体及其UV(紫外光)固化的杂化材料,并探讨了PUA/纳米SiO_2预聚体掺量对杂化材料的硬度、柔韧性、耐冲击性、透明性和耐热性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w(PUA/纳米SiO_2预聚体)=60%(相对于杂化材料质量而言)时,杂化材料的综合性能相对最好,表现为其固化时间为38 s、硬度为6H、柔韧性为1 mm、耐冲击性为26.5 kg·cm、透光率超过90%和耐热性(超过250℃)较佳。
2016年08期 v.25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元伍;刘金凤;刘民军;孙玉英;李妍;
提出了基于胶粘剂粘接平面法向正应力(σ)和切向剪应力(τ)的粘接强度校核方法,针对高速动车组车窗粘接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承受拉伸力和剪切力的共同作用,引入了嵌接接头,并分别设计了粘接角度为0°、15°、30°、45°、60°、75°、90°的7组试样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7组不同正剪比时的胶粘剂破坏应力,可拟合出一条胶粘剂破坏应力的包络线,然后根据该包络线总结出一种高速动车组车窗粘接强度的校核方法;该校核方法在预测粘接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安全载荷方面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可行性和指导作用,能有效保证安全、可靠地使用车窗粘接结构。
2016年08期 v.25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6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冯艳;江玲玲;侯璟玥;徐卫兵;周正发;
以PMX-561(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体、JHN311(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处理氧化铝(Al)2O_3)、氧化锌(Zn O)粉体表面的硅烷偶联剂,制备了低黏度高导热绝缘硅脂。研究结果表明:当w(JHN311)=1.3%(相对于粉体质量而言)时,其对Al)2O_3的表面处理效果相对最优;当不同类型的Al)2O_3质量分数相同时,无规Al)2O_3填充硅脂的热导率和黏度相对更高,但无规(Al)2O_3难以达到高填充量的要求;对大粒径和小粒径Al)2O_3填充硅脂而言,前者的黏度小于后者,但前者的热导率大于后者;当w(粒径分布适宜的复配填料)=92%(相对于硅脂总质量而言)时,所得低黏度高导热的绝缘硅脂之热导率为3.98 W/(m·K)、黏度为20 000 m Pa·s和体积电阻率为9.13×10~(16)Ω·cm。
2016年08期 v.25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5K] [下载次数:6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波;冉千平;尹浩;卢立群;孙德文;万赟;刘玉亭;
采用有机硅烷偶联剂KH-550(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平均粒径约23μm(600目)的滑石粉进行湿法表面化学修饰,然后以此作为EP(环氧树脂)的填料,制备滑石粉/EP结构胶。研究结果表明:KH-550对滑石粉的表面修饰作用良好;随着表面修饰滑石粉掺量的增加,其在EP基体中的分散效果更佳,致使滑石粉/EP结构胶的弯曲性能(强度、模量)、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均随之上升,但断裂伸长率有所下降。
2016年08期 v.25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8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建隽;曹杨;赵贵哲;
首先对硫酸钙表面进行化学改性,然后将其添加到EP(环氧树脂)中,制得硫酸钙改性EP复合膜。研究结果表明:经化学改性后的硫酸钙能均匀分散在EP基体中,并且EP复合膜的弹性模量和防腐性能随改性硫酸钙掺量增加而增大;当w(改性硫酸钙)=10%(相对于EP基体质量而言)时,EP复合膜的弹性模量(为2.9 GPa)相对最大、腐蚀速率(为0.19 mm/a)相对最小;该EP复合膜可广泛应用于需要透明的高强度防腐涂层领域。
2016年08期 v.25 29-3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2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付林林;于静;李敏贤;杨贵华;韩卫宁;王艳明;张宁;郝佳琦;
以玉米淀粉、聚乙烯醇(PVA)和聚丙烯酸钠为主要原料,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氢氧化钠(Na OH)为糊化剂,硼酸为交联剂,水为溶剂,制备了一种性能优良的玉米淀粉标签胶。研究结果表明:当w(水)=60%、w(玉米淀粉)=4.5%、w(聚丙烯酸钠)=0.5%、w(过氧化氢)=0.25%、w(PVA)=15%、w(硼酸)=0.005 7%和w(Na OH)=0.16%(均相对于胶液总质量而言),并加入适量的氯化钙、三聚磷酸钠、尿素、乙醇、苯酚和消泡剂时,合成的淀粉标签胶呈乳白色果冻状黏稠液体,黏度为80 Pa·s,并且能够满足啤酒瓶高速贴标的生产要求。
2016年08期 v.25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8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奇;赵静;吕建平;
首先糠醛和聚乙烯醇(PVA)在酸性条件下合成聚乙烯醇缩糠醛树脂;然后将该树脂和环氧氯丙烷对氧化淀粉进行2步改性,并加入适量的亲水改性多异氰酸酯,制得多层人造板用淀粉基木材胶粘剂。研究结果表明:当pH为10、w(聚乙烯醇缩糠醛树脂)=20%和w(环氧氯丙烷)=1.0%(均相对于氧化淀粉胶粘剂质量而言)时,该胶粘剂的湿态剪切强度升至0.68 MPa;施胶前加入3.0%亲水改性多异氰酸酯(相对于氧化淀粉胶粘剂质量而言),则该胶粘剂的胶接强度(为0.72 MPa)满足GB/T 9846—2004标准中Ⅱ类胶合板的指标要求。
2016年08期 v.25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